感动与冷静交织三年绘成《驼峰航线》

題目: 感动与冷静交织三年绘成《驼峰航线》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07/10/content_142882.htm?div=0

 

Summary: 介紹何謂駝峰航线 (要飞越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全长1500公里,充滿危險),及表達對(美國)飛行員的欣賞,最後帶出創作畫作心得。<與中國有關的已填上黃色>

 

前些年电视上看到有关驼峰航线的介绍,这个在人类战争运送史上被誉为最悲壮的艰难空运,让我印象颇深。后来,有缘参加军事博物馆启动的大型军事题材创作,使我有幸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是一段一度被尘封的历史,在海陆运输均被日军封锁的困境下,为了战略物资的补给,盟军不惜任何代价选择开辟最为艰难的空中航道,“驼峰航线”要飞越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全长1500公里,地势海拔均在5000米以上, “驼峰航线”整个过程充满了死亡的威胁、不可预知的恐惧和危险……而承担这样飞行任务的美国飞虎队,是真正的志愿军。

 

通过图片以及那些斑驳的影像资料,看到中国百姓为了将士们能够飞越驼峰而完全依靠人力修筑机场,当时的中国普通人衣衫褴褛,弱小单薄的儿童也参与其中。在刘小童先生所著的《驼峰航线》一书中,后面附录了长达20页中、外阵亡将士名单更让我震惊,书中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了他们的姓名、职务与牺牲日期,那些牺牲在异邦的美军飞虎队队员,那些年轻美好的生命,消逝在冰冷的、令人绝望的茫茫“驼峰”中,他们的名字与音容也被岁月渐渐湮没……

 

这些资料与我个人的感触都成为创作素材,对于主题性创作、历史画的创作我个人有这样的理解与思路:艺术家不能仅仅以还原再现真实的历史场面为最终创作目的,我认为这样做也是徒劳的,因为历史老人我们永远不会认识他,我们甚至不能靠近他,我们能够表达的实际是我们对于历史的态度与思考。我想透过时空的“距离”去挖掘个人对于这段历史的情感与认识,把握和表现时空的“厚度”。确定了这样的思路后,我的各种表达都要围绕着这个主题。

 

另外,对于这个纷繁而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虽然令我无比动容,但我需冷静进行选择,包括出现在画面中的形象与场景,尽可能非常浓缩地把这段历史通过一件作品来呈现。经过反复的尝试,我决定用三联画的形式来表现:主体部分表现飞机飞越连绵的雪峰,是“驼峰航线”发生地点。左侧人物我选择飞虎队队员的真实群像,我要表现他们真实的形象,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个人,不同于某些影视作品中依靠表演装扮所呈现的高大英俊的飞虎队员形象,我认为形象问题容不得半点虚假,稍不留神会陷入矫饰的泥沼,这也是大型历史题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否则将会离开艺术的本质。在诸多模糊的珍贵历史照片中,有一张照片格外吸引我,这是飞行员们在飞机前的合影,在这个被称为死亡航线的飞行中,照片中的飞行员们脸上却挂着这样放松、惬意自然的笑容,飞行员自然倚靠着机身,有的坐在飞机顶部,细细读来,感人至深的是他们与飞机生死相依、共生共存的深沉情感与英勇无畏的军人气概,我决定表现照片中的真实形象,表现那穿越历史的笑容。画的过程我虔诚地与每一个形象用心“交流”,他们年龄不同,有的沉稳老练,有的显得还年轻稚嫩甚至腼腆。画的时候我常在想,这些真正的英雄他们后来去了哪里,他们是否平安回到了故土……最右侧的一幅我经过考虑决定表现运输物资的场景,军民为打通航道而共同奋战。

 

在确定好这些情感基调、场景、形象因素后,在创作过程中,两个画面问题是我反复推敲的:一个是三联画中三幅场景、视角、形式疏密的协调,我试图让画面同样具备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效果,节奏上采用中间主体部分处理得较疏朗,左侧的人物采用密集的布局,而最右侧的在处理上显得最难(实际上是轻不得、重不得)——最终调整为一种介于疏朗与密集之间的安排:打开的飞机舱门、运送战备物资的女性,因为每一幅的视点不同,我在天空部分绘制来回穿梭的飞机加以串联。再一个遇到的问题是画面的色彩,两侧的两幅开始时我处理为黑白效果,后来在军事博物馆专家评审过程中,在詹建俊先生与军博创作室主任孙立新先生的建议下,我罩染了一种非常“怀旧”的色彩,使得三幅之间更为协调完整。

 

这件作品历时三载,经过军博组织的专家们的评审最终入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获得了一些赞誉,但在我看来,完成这件作品过程中深受的教育和感动却远远超过了结果。完成后我的署名是“李荣林 敬制”,意为在驼峰航线为反法西斯战争中那些无名英雄们献上的深深敬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