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軒,南洋華人抗戰大本營
《怡和軒,南洋華人抗戰大本營》 潘國駒 (新中友好協會會長、新加坡怡和軒俱樂部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等研究所所長)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中國將舉行大規模的系列紀念活動。歷史,是需要不斷反省 和檢討的,以免悲劇再度發生。 不久前,我就任新加坡怡和軒俱樂部主席,我就從怡和軒和陳嘉庚談起吧。 怡和軒,非同一般意義上的富人俱樂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陳嘉庚先生領導,成為海外華人反抗日本侵略的大本營。 我們知道當年海外華僑對出生國非常效忠,在國家認同上還是傾向中國。可以說:身在南洋心在漢,對中國的政治教育非常關心。“華僑是革命之母”,早期 對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就非常支持,後來對抗戰更加支持。新加坡1965年獨立,華僑的國家認同開始轉變,從”華僑”的身份轉為”海外華人”的過程,歷經幾十年。 抗戰爆發,陳嘉庚先生登高一呼,當時南洋的華僑無不積極回應。當時陳嘉庚是怡和軒的主席,他幾乎把怡和軒當成了自己的家,吃住都在這裡,夜以繼日領導抗戰,所以才被譽為“抗戰大本營”。他組織各地籌賑會為前方將士捐獻寒衣、藥品、卡車等物資,以及在新加坡和重慶投資設立製藥廠、直接供應藥品等。 我們都聽說過“南僑機工”這個詞。當年南僑機工就是從怡和軒出發的。1939年,他應國內之請代為招募3200余位華僑機工(汽車司機及修理工)回國服務,在新開闢的滇緬公路上搶運中國抗戰急需的戰略物資。國際援華物資只能通過這條通道運輸到國內,滇緬公路就成了抗戰的生命線,或者叫做抗戰的“輸血管”。可以說,在中國抗日戰爭最艱難危急時刻,三千多名南洋各地熱血青年用他們的青春和生命,組成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義無反顧,勇赴前線。他們為新馬華僑史、為中國抗戰史,也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歷史譜寫了一部悲壯史詩。 儘管陳嘉庚為中國抗戰做了這麼多,他還是覺得未能親赴中國感到 “做得不夠”。於是,他於1939年冬發起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考察團”。南洋各地華僑籌賑機關熱烈響應,派出代表組成慰勞團,共50餘人。1940年春夏之際陳嘉庚先生親自率團回國。這次回國,最重要的就是,他去了延安。 陳嘉庚的觀察力非常強。他到延安後,十分注意共產黨領袖們的日常生活,結果發現共產黨領導人言行一致,艱苦抗戰,令人佩服。陳嘉庚未往延安時,對中國的前途甚為悲觀,到了延安後對中國的未來有了信心。陳嘉庚非常有遠見,他得出結論:“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我越來越覺得陳嘉庚這個人了不起,很多企業家也做慈善,也捐款,但只是他們財富的一部分,只有陳嘉庚把全部家當捐給了中國的抗戰和教育事業,他把公司交給了女婿李光前先生,自己全身心投入組織和領導南洋華人的抗戰大業。我後來看到一些文件,得知中國抗美援朝期間,陳嘉庚仍舊“命令”家人購買物資送到中國,支援中國志願軍。我個人覺得,陳嘉庚一生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一是熱愛中國、支援抗戰;二是熱衷教育、捐資辦學。 陳嘉庚平時的生活非常節儉,我可以舉一個例子。大家以為怡和軒是富人俱樂部,天天山珍海味,那就錯了,陳嘉庚在怡和軒主要吃的就是地瓜粥。現在怡和軒還保持吃地瓜粥的傳統,也是對陳嘉庚的一種紀念。1982年,我們成立了陳嘉庚基金,先後設立了 “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陳嘉庚高級學位獎學金”和“世界著名學者公開演講系列”等 。繼承陳嘉庚的愛國精神和教育思想,並將之發揚光大。